「雜書」一詞在各時代意義不同,到了近代,台北故宮、北京故宮以此指稱同時含有多種書體的書法作品,它們可囊括一人在不同時間書寫之作品,亦可由多人集成,是「集多作於一紙」的書法保存形式,此外也可由一人於一時以多種書風書寫,即「書多作於一紙」。雜書是適合表現祝允明書法的保存形式,他在書法上的成績斐然,自幼學習書法的他兼擅各體,為世人稱道,雜書則可使觀者在一紙上同時觀看他各樣的書法。祝允明各雜書作品書寫動機不一,然而皆是保留其文章的載體,藉由這些作品,吾人可與他在《明史》中的形象對照,他留與世人的印象放蕩不羈,與其對文章之看法與堅持有關,加上所處時代背景下,八股文的規則日趨完備,當時眾多學子以時文為主要學習的對象,對古文則未有涉略,祝允明認為這樣的方式本末倒置。而他的雜書作品中,一部分為自己的文章,經由受贈者將這些文章收集、裝裱,並交由友人書寫題跋|另一部分則是用以抒懷的作品,祝允明當時未將這類作品交給他人觀賞,故留下題跋者多為後世文人。這些題跋透露了觀者的角度,大抵分為「揚書抑文」與「書文並重」二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