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史中關於「餅」的發展,中古時期束皙〈餅賦〉一文頗具重要性,此賦羅列十餘種餅,呈現東漢劉熙《釋名》到北魏末賈思勰《齊民要術》兩書之間餅的演變情形。然而,〈餅賦〉的主要賦詠對象「牢丸」,實際上在北宋初年已經消失,而後人追索其形製,頗饒興味,自宋迄清以至於今日,針對其應為何物,或是應將何物歸之於其遺風當中,仍有不小之分歧。作為一種餅食,牢丸從中古時期歸屬歷史上具體存在的範疇,跨向宋代以後已轉變為結合考證與藝術的想像存在。而在缺乏參照物的情況底下,相關的猜測與比附,幾乎近似一種想像之學,看似鑿實的記載實際上帶有古人的書寫習慣,現今之假定與推斷也一部份延續了他們的想像,我們重複著前人認知基礎,不斷地進行複寫與再造。本文之目的並非還原牢丸實貌,而是發現在其形象的建構過程中,添加了多少我們隱藏的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