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是漢文化的傳統美德,也是儒佛兩方長期的爭論議題。儒家重視家庭倫理的規範,而佛教則適得其反,割愛辭親,捨俗出家。因此佛教諸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與「棄妻離家斷嗣」的討論,一直受到儒家的非難,分岐排斥如影隨形無有間斷。契嵩提倡儒、佛會通之際,卻正是排佛風潮高漲的歷史階段,因此他寫了十二篇的〈孝論〉,表明釋教的立場,積極弭平排佛的論調。契嵩〈孝論〉系統與全面的儒、佛會通,實是契嵩洞察「孝治主德」之義。因此即因應提出「以戒為孝」,闡釋眾善由戒而生,戒即是行孝,以期吻合儒家「孝,德之本」之說。契嵩認為五戒確實具備「孝」的意涵,由於時人的多有誤解,據此契嵩提出「五戒」比配「五常」的論述。「五戒為諸佛之母」,五戒就是佛教修行的根本道德規範,而「仁、義、禮、智、信」五常,就是中國待人處事的道德標準。比附兩者概念,即是「不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飲酒是智慧」,「不妄語是信」。而將「五戒」配之「五常」,中外學者將此種比附稱為「格義」佛學。然而「五戒」比附「五常」早在吳支謙譯《佛開解梵志阿颰經》已有詳盡的描述,並非是一般學者認定的「格義」佛學。本文即是通過分析契嵩「孝戒合一」的會通思維,據此,適度釐清儒、釋兩家,在宋代對於「孝」的正當性爭論不休的根本原因,以及藉此突顯契嵩如何藉此建立自身「孝戒合一」的理論架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