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主要探討荀子在從他被稱為「異端」的時期起到清代為止,他在這其中的每個階段的影響力和地位如何。比如通過「孟子升格運動」、理學的建立、清儒的經學興起等,各時代精神的要求和主流思潮之間似乎存在一種「非荀」或「尊荀」的兩面性。具體來說,經過唐宋之際儒家的「孟子升格運動」,荀子作為儒家大師的地位及其思想影響力日漸衰退。因此,漢唐以後荀子一直被稱「異端」而被排除,同時,他幾乎沒有得到宋明儒家的關注。但是在另一方面,在儒學變化發展過程當中,荀子往往被理解為根本不能與主流思潮融合的一種「矛盾者」。他確定了韓愈「道統」觀念的形態,宋儒也繼承了此基本精神。因此,本文從辯證法的觀點主要論證兩個命題:第一,荀子哲學在宋代新儒家建構理論結構當中一直或直接,或間接地通過與主流思潮的相互辯證而得以存在了。第二,荀子哲學因其在學術上不斷地的影響力,最終對後來清儒在建構嶄新的哲學範式當中有巨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