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南港學派」奠基人,郭廷以(1904-1975)在臺灣學術界的地位之高、影響之廣,可謂有目共睹、眾所皆知。自1948年12月抵臺至1969年9月飛往檀香山,在臺生活凡二十載。不過,他並未選擇在臺灣安享晚年,而是寄居美國渡過餘生。在眾多門生故舊的回憶錄中,不乏對其晚年被迫流落異鄉的激憤之言。郭正昭憤憤不平地表示:「三十年後的今天,我作為一個片段的追隨者與見證者,還是要堅持地說:國家對待這位學術大佬,這位功力學派的史學泰斗,這位國師級人物,在道義上有很深的虧欠的。」1一直以來,在多數學人眼中,郭廷以堪稱一個不折不扣的客觀主義史家,對現實政治不聞不問。然則,作為身處時代洪流之個體生命,他能完全躲進書齋,對現實政治不聞不問嗎?黃自進先生在《近代中國史綱(重排本)》序言中指出:「郭廷以在世變之際來臺,充分反映了他的政治立場。」2初讀之後,獲益匪淺,禁不住繼續追問:郭廷以是國民黨的忠實擁護者嗎?他與國民黨高層有無密切聯絡?由於前人大多語焉不詳,職是之故,下文擬徵引相關已刊與未刊的書信、日記,輔以國史館藏蔣經國的書信,俾對郭廷以與國民黨高層的交往略加鉤沉,試圖對其政治立場、學術取向與家國情懷有進一步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