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鄉位在花東縱谷的中南段,是台東縣縱谷區位置最北邊的平地鄉鎮。17世紀時,此地區為「卑南覓七十二社」所控制的區域(林聖欽,1995:12)。當時並無建社定居的紀錄。19世紀初,布農族開始遷移到秀姑巒溪上游及池上平原西側新武呂溪流域的山區定居,卑南族的勢力才逐漸退出。(潘繼道2010:10)大約在清道光咸豐年間,西拉雅平埔族遷來池上,到了清末約1870-1880年間,恆春一帶的阿美族也來到池上。(陳春榮2001:259-261)清光緒初年(1875年)封山禁令解除,政府實施「開山撫番」政策,隨著官招民墾與民招民墾,漢人逐漸來到東部移墾,新開園(今錦園村)成為東部地區重要聚落之一。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的政策,吸引更多西部漢人到東部移民。(簡淑瑩2001:309-312)1945年國民政府統治以後,因日本人離去留下許多生活空間,加上政府實施「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政策,西部漢人的移民潮一波接一波。此外,政府為了解決大量退伍軍人的問題,在池上進行大規模的開發。於是從民國42年(1953)起至64年(1975)間,大批榮民湧入池上。(同上引:309-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