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是一部眾人耳熟能詳的神怪小說,而《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則是目前以玄奘取經為題的最早存世作品。評者以為是中國小說第一部有正式回目的書籍,益加彰顯其為後世小說分章回之祖的學術價值和地位。然而本書的作者、性質和成書年代,歷來迭有爭議,實有再加以釐清的必要。本文主要是以李時人、蔡鏡浩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校注》為論題的分析對象,儘管書中對於《取經詩話》的成書時代予以考辨,唯析論仍有進一步探討的空間;是以在李、蔡二位學者的研究基礎上,擬就上述論題提出進一步的探討。肇於民間流傳的文學作品往往因為不登大雅之堂的主觀認定,反而遮蔽了文本蘊藏的社會意識,即如詩歌、戲曲、小說和民歌的價值,千古以來為人所傳誦而不衰,散發了傳統民間文學熠熠不熄的光輝。是以《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一書,不僅使後人進一步瞭解小說發展的軌跡,也讓我們深一層體會小說的時代進程意義,在西遊演義的魔怪幻化世界中,尋找文學作品本身所顯現的內在意涵和作者創作的積極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