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正如其他社會科學一樣,若不能處理它所處時代的問題,勢必失去其存在的理由而為該社會所遺棄。但另一方面,這樣的挑戰,往往也是人類學或社會科學有所突破的契機。譬如,在1960年代末期,由於族群、性別、階級等的社會不平等問題,導致歐美及日本已開發國家普遍性的學生抗議運動。為解決這類社會問題乃導致人類學中結構馬克思理論及政治經濟學理論的興起,進而使人類學知識本身的發展有所突破。同樣,在台灣,1960到1970年代,是台灣社會由農業社會進展到工業社會的轉變階段。由於這種轉變所帶來的工業化、都市化適應及農村沒落等社會問題,是台灣社會過去所沒有的。因此,所有的社會科學對於這轉變所帶來的新現象與新問題,都很陌生而難以掌握或處理。只有人類學因透過田野工作而有第一手的資料與經驗,最能夠點出當時問題的所在且提出相對應的獨特策略,使得人類學得以在當時所有社會人文學科中,成為最受人重視的一門學問。而這段時期也是人類學在台灣社會發展至今的過程中,最為輝煌的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