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物理雙月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胡適談中西學術分道揚鑣的關鍵年代:剖析一段中西比較年表
作者 林志忠 (Lin, Jyh-Jong)
中文摘要
作為一位20世紀上半葉的開風氣之先,並且經久引領風騷的哲學家、思想家、歷史學家和文學家,胡適(圖一,摘自網路)在1928年9月寫了一篇《治學的方法與材料》長文,後來收錄在他的《胡適文存》三集卷二。該文中有一段胡適親自製作的中西比較年表,讀來頗為有趣,而且對於發表已經90年之後的現代讀者,這一段比較年表仍然是見地獨到而具有啟示作用。胡適在討論這一段中西比較年表時,一再說明他的一個重要論點,即:「從望遠鏡發現新天象(一六○九年),到顯微鏡發現微菌(一六七五年),這五六十年之間,歐洲的科學文明的創造者都出來了。」因此,他說:「我們看了這一段比較年表,便可以知道中國近世學術和西洋近世學術的劃分都在這幾十年中定局了。」簡言之,胡適認為中國學術從17世紀初期以後走上了「文字考據」之路,而西洋(歐洲)學術則走上了「實物驗證」的現代科學之路。這兩種學術都講求證據,但是考據學(或稱「考證學」、「樸學」)只能尊重證據(書本材料),卻不能創造證據;而自然科學的研究並不限於搜求現有的材料,還能以實驗的方法創造新的證據。前者的材料和證據是限死的,而後者的材料和證據是無窮的。
起訖頁 65-69
刊名 物理雙月刊  
期數 201906 (41:3期)
出版單位 台灣物理學會
該期刊-上一篇 維多利亞時代的物理巨擘開爾文男爵(上)
該期刊-下一篇 海森堡談理論、批判與哲學(上)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