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的長期照顧政策裡,老人是在長期照顧服務項目中,透過醫療的觀點用IADL1與IDL2的評估區分失能等級,加上經濟評估,最後被決定與配置該名老人應補助多少錢及提供多少服務時間,然後安排至由上到下制定的照顧項目當中接受服務。2015年6月的「理解照顧的文化多樣性」論壇裡,卡那卡那富族的部落工作者Apu’u(阿布娪)是這麼說的:「我覺得主流社會在談長照,給我的印象是醫療、管理、市場。但是對我們部落的人、長輩來說,其實生命這條路是我再次走回祖靈地的一個路程而已。所以思維模式相當不同」(阿布娪 2015)。不同的原住民部落有不同於現行體制中的照顧樣態,在卡那卡那富族的達卡努瓦部落照顧模式中,呈現的是「老人是這片土地的守護者」,透過共同耕耘傳統種植,帶動婦女產業以及小孩的文化教育;在泰雅族崗給部落照顧服務模式中,呈現集體照顧的樣態,進而漸漸回復泰雅族以往的照顧文化;在達悟族蘭嶼的照顧服務模式中,呈現的是當地族人的惡靈信仰中推移的文化照顧模式,使得達悟族的老人在接受服務的同時受到尊重等等。從以上部落的文化照顧模式可知,要發展因地制宜的照顧服務,在地的工作者能否參與並保有彈性的反轉空間是很重要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