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在1970年代派官員赴日學習鮑魚人工繁養殖技術,回國後歷經臺灣研究者與養殖業者的巧手匠心,獨創研發出量產九孔的人工繁養殖技巧,又構思出充分利用空間的陸上立體養殖技術,奠定厚實的基礎。加上自1987-1988年起臺灣黃金產業―草蝦的驟然大量死亡,產業一蹶不振,當時臺灣養蝦的蝦池紛紛改養價高的九孔。臺灣九孔產量從1993年開始飆升,2000-2001年產量達到最高峰,年產量逼近2500公噸,為世界之冠(圖一)。以臺灣蕞爾小島而有這等成績難怪驚豔全球。但隔年即因種質弱化、疾病肆虐蔓延、藻相改變等原因,發生幼苗剝落掉板、成貝大量集體死亡情事,產量開始式微,2001-2007年之間驟減近9成,年產值從超過新臺幣12億元的盛況,到現在剩下不到一千萬元,且至今尚未起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