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隨著現代化的發展,世界人口劇增,環境開發利用、污染壓力不曾停歇過,尤其是溼地,以及人類聚集生活的沿海倍受開發壓力,從1900年至今全世界已有64-71%的自然溼地喪失(Davidson 2014),而自然溼地喪失與劣化的問題仍持續在各地發生。臺灣位於東亞澳候鳥遷徙線(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的中央區域上,這條遷徙線往北到俄羅斯與北美,南至澳洲與紐西蘭,是近500種候鳥必經的往返路徑。東亞澳候鳥遷徙線也面臨嚴重的自然溼地喪失問題,其中以中國沿海為甚,大量的造堤、填海造陸與人工化等建設,60%的海岸線都被人工化,總長度已遠遠超過「萬里長城」,現在這些海堤亦被稱為「新長城」(Ma et al. 2014)。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的紅皮書名錄(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中,許多種依賴溼地棲息的遷徙性水鳥都名列受威脅鳥類,在其繁殖、過境、度冬遷徙途徑上任一棲地的劣化都可能對其族群產生嚴重的影響。根據2016臺灣鳥類紅皮書名錄,針對各類群臺灣原生鳥類的受脅現況進行評估,其中37種全球受脅鳥種之中,亦多為遷徙性水鳥(24種,占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