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普及文化的脈絡中,五十年代彰顯香港殖民性及國族性對立的時期。在本土意識高漲的六、七十年代以前,英國殖民地政府及中共政權對中港邊界的劃定管理,為冷戰時期地沿政治對立的例証之一。同時期大量移民、難民的湧入,除了為殖民統治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挑戰以外,南來文人影人的去留,以及電影產業及主題的轉化,均為冷戰時期香港對家國的想像,奠下不可磨滅的印記。在英國殖民地身份及中國領土的客觀現實互為重叠之下,香港五十年代電影中的童年構想,在捕捉冷戰時期邊界與家國之間的互動同時,以成長歷程、居住環境、人倫關係以及階級對立為切入面,從孩童的角度建構香港在地沿政治內外的文化想像。建構童年想像,亦是對中港邊界的文化、政治及心理上的調節。以孩童的成長故事,家庭倫理的改變,為困囿於殖民地中的家國想像重新定調,亦確立了香港往後的文化想像,在家與國的邊界之間,尋找新的立足點。本文以三部五十年代初香港製作及公映的粵語電影為例,包括細路祥(1951)、危樓春曉(1953)及父與子(1954),以探究移民/難民為背景的兒童如何在殖民地成長,在日常生活中游走於社會與政治上的邊界,在家與國之間重尋安身立命之所。孤兒或單親孩子的成長,在光影之中為香港建構冷戰初期的社羣寓言,亦對本土流行文化發展有承先啟後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