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台灣地區每頭母豬年生產離乳仔豬頭數約為15頭,遠低於歐美養豬先進國家之23頭仔豬,而且仔豬於保育期間之死亡率更高達15-40%,嚴重影響我國養豬產業經營效益。研究仔豬胰臟消化酶的活性發展,發現離乳仔豬的胰脂肪酶(lipase)與胰輔脂肪酶(colipase)活性較同日齡未離乳者低,但是於6週齡時離乳與未離乳兩者的活性相似。現今國內仔豬飼養管理制度,常採用4週齡離乳,遂致仔豬於離乳後最初幾週期間,經由採食飼料攝取之能量,常不敷仔豬維持正常生長和免疫系統發展之所需。面對此一問題養豬業者常於飼料中將脂肪添加量提高,藉以讓離乳仔豬獲取較多之脂肪攝取量,雖然此法有些許增加離乳仔豬能量攝取之作用,但常因脂肪種類的不同與仔豬腸道脂肪水解酵素活性不足,導致離乳仔豬對添加脂肪的吸收效果並不一致。仔豬腸道脂肪水解酵素,即為胰脂肪酶與胰輔脂肪酶,當在脂肪水解的過程中胰脂肪酶需要胰輔脂肪酶作為蛋白質輔助因子,將胰脂肪酶錨定(anchor)在脂肪小滴(droplet)的表面,俾供胰脂肪酶順利進行脂肪的水解作用。因此,胰脂肪酶和胰輔脂肪酶的活性高低,是為影響仔豬脂肪利用率的主要決定因素。另外,仔豬常於離乳初期發生所謂生長停滯現象,應是受腸道發育尚未完成以及消化酵素活性不足(如胰脂肪酶和胰輔脂肪酶等)所致。是以,針對仔豬在離乳最初兩週胰脂肪酶和胰輔脂肪酶活性下降現象,運用酵母細胞表現之重組胰脂肪酶和胰輔脂肪酶蛋白質添加於飼料中,改善離乳仔豬之生長性能與脂肪利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