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鶇」是臺灣島上普遍的冬候鳥,牠們身上那一襲金黃為底、滿布月形斑的時尚羽衣,總會讓幸運邂逅者眼睛一亮、驚嘆大自然的巧妙美好。在臺灣中海拔的森林裡,有一群外觀與遷徙性的虎鶇極為相似、卻不遠渡重洋,而是土生土長的在地住民—由於體型較小,俗稱為小虎鶇(Zoothera dauma dauma)。或許因深居林野不易發現,更可能因陌生而被忽略,直到千禧年之前,臺灣的留鳥小虎鶇極少被提及討論。拜當代科技之賜,數位相機、網路普及與社群網絡發達,小虎鶇的目擊影像得以被記錄且廣為流傳。近幾年陸陸續續有鳥友記錄下小虎鶇的蹤跡,甚至是珍貴的繁殖紀錄。於是這種潛藏山林裡、身世如謎的臺灣留鳥,終於有機會讓我們意識到牠們的存在。既然同時有候鳥與留鳥2種遷留屬性的虎鶇在臺灣出現,兩者究竟有何差異?這是本文要探討的重點。在進入正題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在鳥類分類學家眼中,小虎鶇的分類歸屬。虎鶇這類群廣泛分布於古北區(the Palearctic region)及東洋區(the Oriental region),共有8個類群,曾經都屬於同一個物種「虎鶇」,分分合合幾經更迭,關於虎鶇的分類變遷,2016年林大利曾於「臺灣虎鶇的分類變遷回顧」一文有詳細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