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狐蝠(Pteropus dasymallus)的地理分布北起日本九州鹿兒島以南的小島群(如寶島、中之島等)、琉球群島、南北大東島和八重山群島,臺灣本島(零星個體)、龜山島和綠島,南至隸屬於菲律賓北部的小島群(如巴丹島等)(Ohdachi et al. 2015;鄭錫奇等 2017)。琉球狐蝠已知有5個亞種,包括棲息在琉球群島北部的永良部狐蝠(P. d. dasymallus)、沖繩本島的折居氏狐蝠(P. d. inopinatus)、琉球群島東部大東島的大東狐蝠(P. d. daitoensis)、琉球群島西南部的八重山狐蝠(P. d. yayeyamae),以及臺灣的亞種—臺灣狐蝠(P. d. formosus)(Wilson and Reeder 2005)。另外,Takara(1954)曾記錄釣魚台亦有狐蝠紀錄,而大澤夕志(Osawa Yushi)與大澤啟子(Osawa Keiko)曾檢視分布於菲律賓北部小島群的狐蝠,根據外型觀察皆為 P. dasymallus,但哪一亞種尚無法確認。臺灣狐蝠在臺灣地區的分布昔日以臺東縣綠島為主,數量達上千隻(林良恭及裴家騏 1999),蝠群多棲息於原始闊葉林中。然而,根據近年的調查發現,綠島目前可能僅存數隻臺灣狐蝠個體(鄭錫奇等 2006;陳湘繁 2013)。2009年前後,在宜蘭縣龜山島上發現約20隻的小族群,惟來源尚不清楚(林良恭等2009;吳慧文 2010;陳湘繁2013;鄭錫奇等 2015)。另外,在東部海岸偶可發現零星個體(鄭錫奇等 2017)。由於族群量稀少,分布侷限,又有棲息地被干擾破壞的現象,1989年「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實施以來,即將臺灣狐蝠列為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迄今危機未曾稍緩。2017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以下簡稱特生中心)進行臺灣陸域哺乳類紅皮書名錄評估,將臺灣狐蝠列為國家極度瀕危(Nationally Critical Endanger,NCR)等級,目前族群存續狀況岌岌可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