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年節後,我的e-mail 信箱開始收到不少應徵者的履歷表。這些應徵者中,不乏學經歷出色的人選,也不少是擁有赤忱熱血的有為青年。但有一些應徵者則令人感覺到他們之所以投履歷表,不是因為經歷符合,不是因為對工作有興趣,就是想碰碰運氣。每每總替應徵者感到擔憂,究竟這份履歷表要經過多少信箱的奇幻漂流,才能為主人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千里馬終於碰上伯樂是招募者與求職者最美的夢想。然而,招募甄選是一種組織與應徵者,相互了解並相互選擇的過程。組織與個人適配度必須以特質、能力、需求三個構面來加以衡量,方能避免雙方度過蜜月期後就因「了解」而分開(32 頁)。實務上,善用組織與個人的適配度,讓一家已有44歲的傳統企業,在面臨員工高齡化、退休潮的衝擊,能快速釐清所需人才的特質,加以展開招募作業,將企業帶往另一個經營高峰(60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