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來只針對財經學者和立委的菁英調查,往往被懷疑有所偏頗,前年起乃利用電腦網路,將三大項的問項中共選出15題(消費權6題、生產與就業權5題,以及政府角色與經濟人權4題)供網路族自由填答,前年共有83位填答,去年增至94人,今年卻又縮減為51人。必須強調的是,雖然此種隨意作答的方式並不合乎統計原理,但其結果或可供參考玩味。如表6所示,平均而言,在15題問項中,與往年相同的是,不及格占絕大多數,前兩年都只有一題「消費歧視」高於3分(去年3.57分,前年3.40分),其餘滿堂紅,今年卻有三題被認為達平均水準(3分),分別是「消費者權益申訴機會、「產品安全及健康性之管理」和「容易就業」,而這三項在過去兩年雖被網路族評定低於3分,但分數卻也是相對較高。而第5題「對不實廣告的監督」和第14題「公共財產權受到保障程度」兩題的分數,今年雖不再與往年一樣低於2分,但在15個項目中分數是最低的。倒是第12題「因逃稅及特權減免造成租稅負擔不公平的嚴重程度,今年卻被網路族認為相對較佳,而「消費歧視」這一項在今年也被網路族看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