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一朝,號稱經學復興的時代;《四庫全書》經部所收諸書固不待言,而四部經解叢書的刊刻,更是經學的盛事。《通志堂經解》開清代經解刊刻之先,《皇清經解》繼之,《經苑》又次之,《皇清經解續編》殿後。《經苑》刻成之後,終滿清之世,僅見一次印行記錄,可以說是一部流傳未廣的經解叢書。因此,向來未受學界之重視,研究的學者亦不多見。初次接觸這部相對冷門的經解叢書;在經過一番的研讀之後,對此部叢書有了初步的認識:《經苑》是一部經過學者精心校對的著作,而其所據之版本,又多屬善本;主事者錢儀吉本身即是當時知名的藏書家,對版本的鑑別,遠非一般學者所能及,這使得《經苑》的品質得到了相當的保證。對於這部可能具有相當學術價值的經學叢書,不免興起一探究竟的熱情,本文即對《經苑》初步研究的一些心得的體現。在《經苑》之前,不論是《通志堂經解》或是《皇清經解》乃至《四庫全書》,它們對前人經學著作的搜羅,不可謂不備,而錢儀吉何以再有《經苑》之作?它真的能補《通志堂經解》之未備嗎?這都是有待深入研究之後,才能回答的問題。當然,果真如錢儀吉所言,《經苑》可以補《通志堂經解》之未備,則此部叢書的價值就將大大地提高,值得學者進一步去研究發掘。退一步說,即便未如錢儀吉所言,但透過本文的研究,也可以釐清其中的學術真象,給予《經苑》客觀的評價,從這個角度看,本文之作,都可以得到若干成果,至於在研究中若能延伸發現新的問題,則又是意外的收穫了。本文擬分五節來論述:第一節為「前言」,略述研究動機及學界對本文相關論題的研究概況;第二節「錢儀吉的家世與著述」,略述錢儀吉的生平家世,著重在其治學及著述表現;第三節「《經苑》的成書過程與編纂體例」,先明《經苑》的編纂緣起,次述《經苑》的成書過程,以及其編纂體例;第四節「《經苑》的文獻價值」,分別自版本及存古等方面評估其文獻價值;第五節「結語」,總結全文,說明本文的研究成果及其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