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中每個人在室內空間活動的時間越來越長,加上空氣較室外不流通,致使不斷累積暴露的屋內過敏原成為過敏症狀重要的引發者。室內過敏原引起的過敏症狀主為皮膚、鼻子及肺部表現而較少過敏性結膜炎。約在1921年,居家中的灰塵被發現和皮膚過敏、過敏性鼻炎和氣喘相關。之後,灰塵中的過敏原包括動物的毛屑、黴菌、昆蟲、塵蟎等逐漸被辨認出來。蟎依靠吃皮屑為生且無法自主飲用水分,主要藉由腿來吸收液體。因此它們的生存與否完全取決於存在的環境濕度。此外,塵蟎最佳的生長溫度為18℃和27℃之間。因此在潮濕溫暖的環境中塵蟎會大量滋生。塵蟎的糞粒是屋內灰塵過敏原的主要來源。塵蟎糞便顆粒混合了半消化的食物與腸道消化酶,被含幾丁質(chitinous peritrophic memBrane)的外膜包圍。遇到水份時,塵蟎過敏原會從糞便顆粒中帶出而進一步擴散屋內。第一個被命名的屋塵蟎過敏原蛋白質(1980)為Derp 1.。Derp 1後來因生物科技的進步,被定序、量產而可用來診斷及治療(減敏)。目前塵蟎的過敏原蛋白可粗略分成二類。一類具蛋白酶功能,會破壞皮膚表皮或呼吸道黏膜,一類則容易引起身體的發炎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