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糞便微生物移植(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 FMT),透過轉移健康捐贈者的糞便細菌和天然的抗菌物質到病人身上來達到治病的目的醫學療法,亦被稱為糞便移植。本療法可透過灌腸、大腸鏡、鼻胃管灌注、十二指腸注入或口服膠囊施行,最簡單的做法是收集新鮮糞便,用攪拌機混合生理食鹽水再透過灌腸或用管道輸送給病人。此種技術有助恢復腸道菌落的平衡,研究證實糞便移植有助治療困難梭狀桿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CDI)的病人。2002 年困難梭菌桿菌感染肆虐北美洲和歐洲,醫學界日益關注傳統抗生素治療以外的療法。 2013 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雜誌的一項隨機對照臨床研究發現,糞便移植對治療復發性困難梭狀桿菌感染的病人功效極佳,而且比單純採用萬古黴素治療更具療效,研究因為實驗組有明顯功效具統計學上意義而提早結束,16 位接受口服萬古黴素加灌腸後,由十二指腸灌注糞便治療,13 位(81%)在第一次灌注疾病即獲得緩解。有 3 位接受第二次灌注,其中 2 位亦獲得緩解。而僅接受口服萬古黴素 13 位病人中,只有 4 位(31%)獲得緩解。另有 13 位並用灌腸和口服萬古黴素,只有 3 位(23%)緩解(P < 0.001)。這三組在副作用上無明顯統計學上差異。但接受十二指腸灌注組有觀察到輕微腹瀉和腹痛,病人的大便菌叢也轉變為和捐贈者相似。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自 2013 年起把人類糞便當作「實驗性藥物」監管。其他研究數據亦顯示,在對抗生素治療無效或抗生素治療後復發的困難梭狀桿菌感染病人,糞便微生物移植的顯效率達 85~90%。大部分患者只需一次糞便移植便能治癒。2009 年的一份研究發現糞便微生物轉移是個高效和簡單可行的治療方案,而且比持續處方抗生素更具成本效益,細菌耐藥性的發生機率更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