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科學家侖琴博士在1895年發現,X光對不同密度的物質有不同的穿透力,可穿透人體並接收穿透後的X光進行成像,因人體的各部位組織密度不同,而呈現不同的灰階影像,可用於對體內組織進行影像診斷,因此醫學界廣泛用於病理診斷,可進行頭頸部、胸部、腹部、脊椎、四肢等部位的攝影檢查。隨著影像設備的快速更新,從最早期傳統X光膠片影像,逐漸進步到目前以數位化X光影像為主流,並有數位影像燒錄、儲存、影像傳輸管理系統工作站等設備輔助,協助醫師診斷揪出病灶,大幅提升醫學影像診斷的效率及便利性。有些民眾擔心拍攝X光接觸的輻射線是否會造成危害?目前醫院使用之X光機,皆須經原子能委員會審查其輻射安全性,並經食藥署審查其電性安全、電磁相容性及造影功能等,確保其安全及效能無虞,只要遵從醫事人員指示,即可安心進行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