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釁的提問》集結黃樹仁的十二篇代表作與遺稿,並穿插相關領域學者對這些作品的回應。全書分為「歷史學篇」與「社會學篇」。其中,〈望見流求:從福建沿海觀測記錄論宋元明人的台灣認識〉、〈移花接木:台灣為何失去流求的地名?〉、〈唐山過澎湖:宋元人為何不移住台灣?〉、〈沒有唐山媽?拓墾時期台灣原漢通婚之研究〉、〈基因當然可能擴散而稀薄分佈〉等五篇歸入「歷史學篇」;〈台灣農村土地改革再省思〉、〈被誇大的台灣土地改革及其漸熾的意識形態戰爭〉、〈心牢:總論〉、〈因果解釋或後見之名:發展型國家概念的反省〉、〈強制合作發展:台灣日本殖民體制的米糖經濟〉、〈韋伯的《中國的宗教》解析〉、〈何謂社會學理論〉等七篇歸入「社會學篇」。這是一種方便的編排,但失於挑釁學科的劃分。其實,「歷史學篇」除了〈望見流求〉向歷史學靠攏,其他作品不太像歷史學;「社會學篇」的作品則又深具歷史思維,不能與歷史切割。做為一名不囿於學科疆界的學者,黃樹仁似乎只想回答重要的問題,而無意區別這是哪一門學科的問題。不過,這樣的跨界也使他遭遇一些麻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