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割臺,對臺灣傳統文人衝擊極大。除去日治初期不少文人選擇內渡而帶來的古典文人流失外,其他未能離臺或選擇留臺者,也有不少日漸改變態度而與日人交好。張達修出生時雖已進入臺灣日治十年,但漢醫家庭及宿儒名師王則修的培育,為他打下了穩實的古典詩文基礎,更養成了他悲天憫人的胸懷以及對漢文化的高度認同。張達修一生常懷歸潛田園之思,然少時得益於恩師的「遺民身教」,卻使他面對種種臺灣民生疾苦及殖民劣政時,屢屢揮毫直斥,不平則鳴。進入中日戰爭時期,隨著皇民化運動的深化及一九三七年臺灣漢文欄的廢止,張達修在日益沉重的殖民壓迫下依舊直言無畏,留下了不少戰時之作。本文嘗以張達修於日治時期及中日戰爭期間所寫之文論與詩作等為研究對象,由此對其作為一名亂世「遺民」的創作心境及創作心境得到更深入的瞭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