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1178-1237),南宋人,字華父,學者尊之為鶴山先生,與真德秀(1178-1235)齊名,世稱「真魏」,《宋史》卷437及《宋元學案》卷80有傳。著作甚豐,除《九經要義》、《古今考》、《經外雜抄》等書之外,尚有《鶴山先生大全文集》110卷,其中附有其與交遊談論學術的《師友雅言》一卷,內容為其觀覽群經的語錄。關於《師友雅言》,黃丕烈等先生對其版本均有所考察,然而鮮有學者對此深究魏了翁的治經內涵及特色。研究魏氏經學,無可避免地須要參考《師友雅言》,是故引起筆者對此書進一步探究的興趣。從《師友雅言》中,可以繫聯出鶴山經學的什麼脈絡?其經學根柢於何經?從其對前人注疏的批評之中,又有何思想意涵?其治經特色與宋代經學主要的同異為何?是如何又為何轉變?這些都是本文亟欲解決的問題,因此欲以此為探討核心,觀其治經特色。本文先對《師友雅言》各條論及經典作一統計,以見其經學注力處;並擬就批判漢儒兼採本朝見解、貫通經義、以及經世致用三點,探討其治經特色。通過這些考察,發現魏氏經學根柢於《易》與三《禮》,概括其治經特色,可以發現其並不全然以己意說經,亦非盲目泥古,而是企圖從重返經文的過程中,尋得經義真正的理解,理解聖賢本心,進而應用於當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