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玄、孔穎達分別在儒學轉變的時代重新為儒家經典注疏,雖然孔穎達以鄭玄的注為基礎,為經典作疏,但是閱讀其中的內容,不難發現孔氏又以自己的角度重新詮釋經典的內容。本文章選定儒家經典中至今學界仍抱持許多不同意見的《禮記‧大學》,觀看孔穎達站在經典原文、鄭玄注的基礎上又抒發什麼不同的見解。《禮記‧大學》的孔疏開頭便提及「章明其德於天下,卻本明德所由,卻從誠意為始」。孔穎達為《禮記‧大學》經文作的疏中,雖然些地方是站在經文或是鄭玄注的角度作疏,但是比較過後發現許多經文、鄭玄注中未提及「誠意」的內容,而孔穎達卻會於書中特別強調「此為誠意」、「廣明誠意之事」……等。孔穎達重視「誠意」,認為「誠意」的內容就是「必須由內心向外去發顯」,並且更深入提出「精誠」的概念,針對「精誠」的概念再加以延伸論述。孔穎達提出「精誠」的內容基本上與「誠意」的概念相同,也可以說是孔氏進一步強調「誠意」中所提倡的「必須由內心向外去發顯」的做人處事的態度,並且要由「心」、「知」、「常恆日新」的作法,一步步達到「精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