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是《詩經‧鄭風》裡的一首詩,歷來對於它的討論不知凡幾,然而論者或偏重於詩作的內部詮釋而忽略了外部因素(歷史背景)的考量,又或困於外部因素的分析而疏忽去檢視史料的可信性,這些都造成了詩歌詮釋上的盲點。詮釋的目的在於「意義的闡發」,而「意義」的生成必須藉由「中介符號」來承載,並且有其發生的特定「時空背景」,換言之,詩歌的詮釋其實離不開「文本」與「歷史」。因此,本文以為,在詮釋像〈清人〉這種牽涉到史實問題的作品時,我們應當依次從兩個層面來探討:文本分析、歷史考察,如此才可能比較貼近詩的意向所在。以下將站在歷來學者對〈清人〉詩意向的詮釋基礎上,試圖提出其中存在的問題,並就客觀材料所及的範圍之內嘗試提出解釋,以期填補此詩解釋上的空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