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對「杜甫」的直覺印象不外是中國文學史上所形容的「詩聖」、「忠君」、「寫實詩人」等等。而這些封號號究其來源原是始於宋代理學的時代思潮與需要,而被加冕冠上的。今之學者論杜,已不像古人那樣強調儒家教化與社會功用,為了正視杜甫是名詩人的身份,以及為了彰顯杜詩本意的藝術境界與美學特徵,今之學者甚有提出〈「詩聖」廢名論〉之說。接受理論正可用來解釋上述從宋代以來杜甫的「詩聖」說,到今日產生「廢詩聖」說的文學現象。唐代是中國古典詩的頂峰期,亦是佛、道發展史上的黃金期。杜甫身處其中,豈能無動於衷而置身於事外?但可能自宋元明清以來,杜詩之價值始終立於「詩聖」不可動搖的崇高地位,一種對杜甫為人思想理解之純潔化、單一化、崇高化亦應運而生,對於儒家之外的佛、道思想成分一概視而不見,或者理解附會,終使杜甫的思想呈現單純一致、別無他念,且亦無變化。本文欲先從現代學者們討論佛、道思想是否對杜甫造成影響的論辯過程當中,顯示今人論杜思想的一個接受過程的演變,以此彰顯杜甫思想之豐富性;其次再從杜甫涉及佛、道之相關詩作來檢驗、探究杜甫之佛道因緣,並藉由這些詩作來呈現杜甫對於唐代佛道思想、文化具有一定程度之熏染與接受,以建構符合今日對杜詩之「期待視野」之論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