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佚學興起於清代,由館閣輯佚普及至民間學者輯佚,規模龐大,對於恢復古書原貌、零散資料的收集和整理貢獻宏偉。嚴可均的輯佚貢獻主要在集部,尤其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首開私家集部輯佚之風。其書搜羅甚廣,觀照全面,編排方便檢索,又有嚴可均自撰之作者小傳足供參考,堪為後代編修前代文集重要之參考資料。除此鉅著之外,嚴氏輯佚之學遍及經部、史部、子部,為四十八種一百零四卷,收於《四錄堂類集》中,惜有數種已不傳於世。嚴氏首先將金石學運用到輯佚工作之上,以文物彌補書面資料之不足,在輯佚之方法開創中亦有獨特貢獻。本文擬介紹嚴可均之輯佚著作、成就及其對後世之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