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從1901年起頒發,迄今屆滿一百年。其中的九年(1915、1916、1917、1918、1921、1925、1940、1941和1942)因逢世界戰亂未能舉行,所以前後總共頒贈九十一次;但有些年份是二或三人共同獲獎,因此全部得獎人數共計一百七十二名。早期生醫獎主要頒贈給對人類疾病治療有直接貢獻者,如1901年貝林(E. A. V. Behring)對治療白喉有貢獻;1902年羅斯(R. Ross)發現瘧蚊傳播瘧疾;1905年柯霍(R. Koch)從事結核病研究;1928年尼科爾(C. J. H. Nicolle)證明斑疹傷寒經由體虱傳播;1940年代則贈予藥物發明者;1945年佛來明(A. F1eming)、錢恩(E. B. Chain)和弗洛里(H. W. Florey)對青徽素的發現,以及對不同傳染病有療效;1948年穆勒(P. H. Muller)發現DDT(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能有效殺死病媒昆蟲;1952年瓦克斯壘(S. A. Waksman)發現鏈黴素可抵抗結核菌;1950年代則贈予對防止病毒傳染有貢獻者,如1951年泰累爾(M. Theiler)發現黃熱病和治療法;1954年恩德斯(J. F. Enders)韋勒(T. H. Weller)和羅賓斯(F. C. Robbins)發展小兒麻痺症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