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儒家在新的時代有新的表現,這可以從中國的歷史來瞭解、來印證。儒家在春秋時代,孔子當然是最早的民間思想家,其後的諸子百家幾乎受了孔子的重大影響,只是他們的思想沒有達到這樣的空靈,這麼樣的籠罩性,也就是說他們對人性的開發沒有達到這樣的深度,但他們只要得到孔子的一個面相,也足以成家了。儒家在先秦時代出了孟子和荀子兩位大師,合稱「孔孟荀」,這是「儒學第一期的發展」。後來中國其實也不盡然依照儒家內聖外王的的理想去為學治國。如漢朝雖然推崇儒家,但是東西兩漢並沒有達到高明的境地,漢朝的儒家只停留在典章制度上,甚至漢宣帝說劉家是「雜霸而用之」,是儒家摻雜了法家,連「王道」都稱不上。到了魏晉時代,是道家的天下,出了許多名士,也不是儒家發揚的時候。隋唐佛教盛行,最有光彩的是佛家,所謂天臺宗、華嚴宗、禪宗,都在唐朝開的花、結的果,儒家方面並沒有什麼精彩的人物。縱使唐朝號稱盛世,有貞觀之治,開元之治,明顯地用到儒家,但那僅是用在政治上起作用,至於在思想上,唐朝的儒家也沒有新的開創。一直到宋明,才確實是儒家發展的時代,號稱「宋明儒學」,西方人稱之為「新儒學」,以別於先秦儒學,我們現在稱它為「儒學的第二階段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