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史上,《老子》的注釋作品數量非常多,最早的當以《韓非子》〈解老〉、〈喻老〉為主。根據魏元珪先生的統計,自兩漢以下以迄明清注老釋老之輩不下三百三十餘家。老學史上各時代最具代表性者有:兩漢的《河上公章句》、嚴遵《老子指歸》;魏晉王弼的《老子注》;隋唐五代的成玄英《老子注》、杜光庭《道德經廣聖義疏》;宋朝的蘇轍《老子解》、范應元《老子道德經古本集注》;明朝的焦竑《老子翼》、釋德清《老子道德經解》;清朝的王夫之《老子衍》、魏源《老子本義》等注釋作品。這些注本雖然都圍繞著《老子》原典進行解釋,即劉笑敢先生所指出的:「中國哲學詮釋傳統的特點是以相當完整的經典注釋的方式建立新的哲學體系。」(註)這也就意味著,雖然歷代的注釋家們儘可能一字一句的詳盡注釋,企圖發掘《老子》原意,另一方面他們在注釋的過程中,又不可避免的受到時代背景、學術氛圍以及注釋者主觀意見的影響,而使得《老子》在解釋上產生分化的現象。本文想要探問的是,這種解釋上的分歧是否會影響到各家對「正言若反」的解釋?換言之,「正言若反」的解釋是否會因注釋者「前理解」(註)之不同而產生分化?並進一步探問,在《老子》經典注釋作品中,對於「正言若反」所涵蘊的問題的注意程度又是如何?是否將之視為《老子》中的根本問題來尋求解答,抑或是只是當作《老子》中的一個詞語僅隨文附注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