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與「靜」兩觀念分別是易學與老學的基本特質之一,藉由對王弼注《老》與注《易》中「動」「靜」觀的分析說明,我們瞭解到在注《老》的詮釋中,就宇宙論的層次,王弼固然有觀照到「動」與「靜」的重要性,然而在形上的談論,「靜」確也比「動」佔有理論上的優位。至於王弼注《易》的宇宙觀,一方面反應了「易學」的動態世界,一方面「靜」則是相應於世界的活動表現來如實地應和之。若以〈復〉卦來看,其中「援老入易」的思想雖然非常明顯,但也只是在「明其所由之主」的方法下而論述之,其中「靜」的觀念不過也是天道本體之乾元坤元的運用。通過〈乾.彖〉、〈坤.文言〉、〈屯〉、〈恒〉等卦之注文的分析,王弼注《易》的「動」「靜」觀終歸還是在於思索易道的理論依據與實踐型態。在這其中,相對於「靜」的作用方法與型態,王弼對於「動」的觀念還是多所著墨與注重。依據我們對於王弼注《老》與注《易》中「動」「靜」觀的考察,若說王弼有「儒道會通」的意識在,也是走向一儒家與道家各自堅持其本位特質之「儒道互補」的態度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