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是《論語》一書中,屢屢強調的做人處事態度。《論語‧憲問》孔子曾說:「修 己以敬。」可見孔子對「敬」的修養的重視,認為「敬」乃是自身修養的重要工夫。孔門 主張一個有修養的君子,應經常保持「敬」的態度,而其所應「敬」的對象則是廣泛的, 舉凡親人、朋友、大眾、鬼神,乃至所從事的工作,都應以「敬」的精神態度對待之。雖 然孔門十分重視「敬」的修養,然而先秦以後儒者大抵只以「敬」為儒家諸多修養工夫的 一項,並未特別標榜與討論。直至北宋大儒程顥、程頤二兄弟始復大力提倡「敬」的修養 工夫。 二程「主敬」思想的產生,主要基於宋代理學家共同的學問關注,即意識到道德本體 的重要性,重視本體的修養工夫;而其靈感則間接來自於周敦頤的「主靜」說。周敦頤曾 提出「主靜」的修養工夫,希望人們能夠依循此一道德準則和修養心性的工夫,成就理想 人格的極致。周氏的「主靜」工夫說,對宋代以後的儒者影響深遠,二程(程顥、程頤) 早期亦循周氏「主靜」工夫修養自身,然而後期二程主觀認定「靜」的工夫易淪為釋老「虛 靜」之學,而與日常生活事物脫節,失去儒家入世應事的精神,於是尋思可以取代「主靜」 的修養工夫,終於《論語‧憲問》子曰:「修己以敬」以及《周易‧坤˙文言》云:「君子 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二處拈出「敬」字,提出「主敬」的工夫,取 代周敦頤的「主靜」工夫。南宋朱熹紹承伊川「涵養須用敬,進學在致知」的學問宗旨, 以「主敬」為涵養道德本體的主要工夫,而其「主敬」說乃集程門「主敬」思想之大成, 而予以融會貫通,揭示了更加圓熟通貫的「主敬」實踐作法。處於價值紊亂、物質誘惑充 斥的現代社會,朱熹的「主敬」工夫,對於尋求安身立命、提升心靈境界的人們而言,提 供了具體詳盡的實踐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