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少子女化的衝擊日益明顯,台灣各個大學在師資配置上多採守勢,尤其在專任職缺方面,更加保守,幾近凍結。嚴重的供需失衡,使得台灣繼「流浪教師」之後,出現了「流浪博士」。其中最弱勢的應屬文科博士,在實用化、市場化、就業導向的趨勢下,某些大學的文科系所或是被裁撤、整併,或是被要求改名、轉型。文科博士寒窗十載,甫入職場競逐,驟然面臨的卻是陌生的「產學」或「文創」。另外,在專業系所之外,通識課程原本也是文科博士出路之一。但有些大學卻在刪減通識學分,而大部分的大學也只肯新聘兼任。因此,有幸獲得兼課機會的文科博士只好南北奔波授課,扣除交通費用,所得菲薄,成為最廉價的高級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