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五四運動死心貼地要以「西學」振興中國以來,中國學術界開始已對中西哲學與生活態度加以比較,藉以達到改變中國傳統思想與態度的目標。五四運動一健將陳獨秀在其所創「新青年」雜誌首篇〈敬告青年〉文所陳「六義」中,主張以自主的、進步的、進取的、世界的、實利的、科學的六種新思想新態度取代奴隸的、保守的、進取的、退隱的、鎖國的、虛文的舊思想舊態度。他心目中新舊二種想法的對比,實際上就是西方與中國傳統思想的比較,祇不過他當時僅看到中國傳統的缺點和西方的優點,因此所持的比較尺度有所偏頗:把中國當時的虛弱無能全部諉過於中國傳統思想,認為它一無是處,而把西方近代思想太理想化,以為是中國富強的唯一妙方。以後胡適之在同一雜誌發表〈新思潮〉,其針對「舊思潮」所持的態度,也是站在和陳獨秀完全相同的中西比較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