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文化」在西方學術界從19 世紀中葉,就開始成為一個跨學科的研究領域,二次大戰後,變得色彩繽紛,大興其道。然而,「物質文化」在漢學研究的脈絡中,出現得相當晚。不少人認為,「物質文化」研究在這方面的真正登臺,要自柯律格(Craig Clunas,現任牛津大學講座教授)的Superfluous Things: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 一書在1991 年出版,才能算起。但不可忽視的是,近二十年來,「物質文化」研究,在歐洲和美國已形成影響力很大的一個學術社群。同時,臺灣的本領域研究,也逢春蟄起,主要在人類學、歷史學與文學等領域,呈現多方面發展,有越來越多的學者加入。值此時機,西方漢學界與臺灣學界如何進一步更多面而深入的合作,乃一極有意義之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