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日本厚生勞働省進行醫療制度改革,由原先「醫療機關完結型醫療(病人結束治療離開醫院,醫病關係隨即結束的醫療型態稱之)」改以地區為中心的「地區完結型醫療(不僅關心來自醫院或診所的病人,關心整個區域居民的醫療型態稱之)」型態,為建構及強化國內各地區醫療.長照合作為目的。當時是一個無法以醫學治療方法解決因高齡帶來老化現象的年代,對於重視追求自我的年輕世代來說,突然面臨龐大的高齡人口,只好由醫學照護型態模式轉以生活照顧型態模式因應之。對於〝活出自我〞意識型態為主的團塊世代(第二次大戰後1947~1949 年出生潮人口稱之)社會來說,居家臨終照護醫療備受期待。根據厚生省公佈日本在宅醫療關連資料計算,全日本10 萬家基層診所中,有14.3%登記為365 天24 小時往診的「在宅療養支援診所」,其中的25%屬於機能強化型,也就是一家診所(或醫院)有3 位專任醫師,或機能連繫型,即3 家以上診所(或醫院)聯合成一個醫療群。實際上,日本全國診所中有五分之一曾經參與在宅醫療,這些診所中有5 成,正是「在宅療養支援診所」。日本全國診所中,只有4.3%曾經參與社區安寧(臨終照顧),這些診所中有7 成屬於「在宅療養支援診所」(厚生省,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