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目的在於建立學童檳榔防制教育活動的永續模式、檳榔防制課程教學的模式及親子協同教育的模式。本研究採階段性進行一系列的課程發展及活動,第一階段為課程的研發,課程的研發,以五、六年級學生共22人為對象,其中阿美族學童共15人,泰雅族學童1人,漢人學童6人為對象,進行七堂課280分鐘檳榔防制教育介入活動、並與觀察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自我省思及修正,以做為第二階段課程設計的參考,同時對家長、教職員工及社區民眾進行檳榔防制的健康行銷工作。第二階段將檳榔課程融入健康教育領域課程中,以全校學生共67人為教學對象,一、二年級及三、四年級二堂課,五、六年級四堂課,除課堂外老師同時進行隨機教育;並辦理一系列的親子活動,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研究結果發現學校學童有嚼檳榔習慣的比率從16%降至3%,學生家長從同意學童嚼檳榔佔98.5%,至皆禁止學童嚼檳榔。建議在檳榔使用率高的社區,檳榔防制的工作應從小即開始進行,除了學校的推行,家長的配合也很重要,最好從當地檳榔文化及小孩的未來展望為出發,將在地生活經驗及相關故事融入課程,以減少推展活動的阻力,反覆教學以建立學童檳榔防制教育活動的永續模式,讓學童養成不嚼檳榔的習慣,以維護身心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