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總幹事馬歐 (Pene Maoheu)在宣佈國際教育年的文告中說:「大眾傳播技術與視聽裝置的發展,已使傳統的傳播方式全然改觀。今日的教育,決不能如過去一般,依照既定的概念的方式,來訓練明日社會的主人;或依賴預定的生活方式,將青年作育成材。教育的領域,已逐漸擴展至社會全體,以及每一個人的有生之年。」馬歐的這段話,正代表了世界教育家們,對未來教育遠景一種共同的展望,也說明了社會教育在現代世界舞台上,佔了相當重要的地位。二十年後的今天,社會教育的推廣,更是世界各國共同努力的方向,紛紛設立各種社教機構,來實現其全民教育的理想,例如美國的社區學院(Community College)、英國的成人教育中心( Adult Education Center)、法國的文化館(Les Maison de la Culture)德國的民眾學院(Volksohochschulen)、日本的公民館、丹麥的民眾高等學校( Folk High School)等,均是主辦該國社會教育的重要機構。我國之有社會教育一詞,是在一九一二年,也就是狄斯特威格提出「社會教育學」一詞後的第七十七年,始由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所提倡。當時全國風起雲湧,使社會教育充滿著光明的遠景。而民眾教育館即為當時的產物。民國四十二年,政府頒佈社會教育法, 規定省市應設社會教育館,於是台灣省陸續設立了新竹、彰化、台南、台東等四所省立社教館,並於五十四年間增設台北、高雄兩所社會教育館,負責推展當地的社會教育事業。而台灣的社教事業因此而邁入一個新的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