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星期,在台電力行室例行的小同期曲會上,你總會發現一名耄耋曲友,坐在室內一角,靜靜聆賞後輩曲友翻唱崑曲;他不時低聲輕和,按曲拍板,隨著曲調內容的起伏,他的情緒也跟著揚沸舒緩,意識中,似乎又回到民初時在上海與眾曲友群集傳唱的流光裏,雖然那是一段老去的歲月,卻未曾因時空的變遷而截絕,在這位老者默默傳播下,崑曲的命脈得以在臺灣續延承傳。他就是第一位在臺灣提倡崑曲的夏煥新教授。雖已年逾八十,對崑曲的熱愛卻未曾稍減。面對日漸式微的崑曲藝術,夏教授雖不無感嘆,卻並不灰心;畢竟時代環境的改變,使得社會步調重新調整,大眾呼吸的氣息也跟著有所轉換,傳統的戲曲、音樂被流行歌曲、現代戲劇取代或為主流,但夏教授深信:好的東西一定不會被抹煞,只要有人繼續唱下去,它就會綿延流傳。回溯年輕時代,與曲界諸友度曲演唱的盛況,夏教授顯得奮亢愉悅;那個時候,崑曲正風行,從小耳聞目及,因此對它產生難以磨滅的情感。中學時代,正式拜師學習度曲,奠定學理的基礎,上大學後,更與諸曲友成立「永言社」,與上海各曲家每月相繼循環曲會。每當盛夏新秋,並與曲友們聯袂赴西湖,在月夜下泛舟度曲,水上笛聲,清晰幽遠,舟中歌聲,響遏雲霄,常吸引無數遊客佇足聆聽。最讓夏教授記憶深刻的是。每年為東吳,復旦等大學籌募獎學金,在各大戲院舉行義演的熱烈景況,真可與現在的歌者為籌募基金所舉行的義演相媲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