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各級學校為配合教育改革思潮,培養學生多元價值觀,並啟發學生關懷社區的情操,乃相繼推動勞作教育、服務課程、公共服務教育等措施,而台北市則於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起在國中以上學校全面推動「服務學習」,每一學生一學期必須參加服務學習八小時。基本上,學生參加社區服務活動,對於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都有正面的功能。然而,服務學習強調「服務」與「學習」結合,必須妥適規劃及有效推動,始能讓學生從「服務」經驗中獲得「學習」效果。否則不但徒勞無功,而且可能衍生諸如「學生做假」、「家長反彈」、「機構排斥」等負面效應。學校能否有效推動服務學習計畫,往往取決於該項計畫是否獲得參與者的支持。服務學習的主要參與者,包括學校人員、學生、家長及社區(機構)相關人員。因為這些人員在服務學習中都扮演重要角色,所以學校推動服務學習時,必須設法爭取他們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