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2011)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說帖》中,關於課程與教學的討論並不多,關於教科書的討論更少;主要的關注焦點在升學制度的改變和相關的會考、評量、補教教學等問題。身為一位研究教科書的課程學者,我想從這個方面提出一些想法和可能會面臨的問題。目前教育部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說帖》將焦點放在改變升學方式,是「結果」導向、「工具」導向的,或許可能消除部分過去因準備基測所造成的過度升學競爭壓力,以及對學校教師教學所造成的扭曲干擾,讓國中教師的教學逐步回歸正常;但是回歸正常並不一定會自動導向教師的創新教學而提升教育品質,而學生不再因準備基測考試而被逼讀書,也不見得能培養出主動學習的態度與能力,進而達到適性發展。相對地,從教育的「本質」來看,良好的教育品質應該是我們提供給學生良好的課程與教學,透過一連串形成性的育成「過程」之後獲得的成果。因此,在改變升學與評量制度之外,教育界需要更多討論,探討什麼課程與教學才能提升中小學教育品質,成就每一個孩子,厚植國家競爭力,達成十二年國教的三大願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