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學中心精神科工作,除了繁重的臨床服務之外,面對醫院評鑑,還要從事研究或發表,對一個基層社工而言,實在是一件艱難又為難的工作。曾幾何時,我們的專業不再是案主超越生命困境後的改變與感動,現在醫院要通過評鑑才叫「專精」,社工也要發表論文與被更專業的人督導,才算「專科」。這些以確保服務品質為名的評鑑制度,一線工作者都心裡明白,這些評鑑並沒有提升對病人的照護,反而大量剝奪了可以直接服務患病的時間。從事社會工作二十四年,走過社工專業化的歷程,做為一個資深社工,面對這套專業評鑑制度,我有一份自以為的使命,認為要站出來為基層社工發聲。於是,我拿起書架上再次閱讀1985 年在輔仁大學社會工作系上課用的必備課本,《當代社會工作》(徐震、林萬億,1984),從社會工作是一門助人的專業開始,想起社會工作概論的授課老師對我們說:「在台灣你們是社會工作的先鋒,我算是「先」先鋒啊!」言猶在耳,社會工作的專業化歷經發展了二十多年,但我們對案主的服務,有更好、更專業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