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過去50年來台灣剖腹產成因的學術研究作為分析對象,試圖描述其知識變遷特性,解釋其為何轉變,並分析其後果。主要資料為102篇相關研究論文的內容分析,並輔以檔案資料、國際文獻、深入訪談與參與觀察。本文提出「醫師不再研究臨床因素」,作為台灣剖腹產研究的重大轉變。自1960年代開始,產科醫師以醫院病歷進行調查,在自己的社群進行發表與討論,以胎位不正、前胎剖腹等臨床因素,作為分析重點,並針對產科的技術面提出改進方案。1990年代開始,剖腹產擴大為公共爭議,在知識位階與研究標準的改變下,產科醫師不再從事相關研究。公衛、醫管與健康經濟學家轉而以健保資料庫作為主要分析對象,並著重以婦女行為與制度因素作為主要解釋模型,臨床因素僅為控制變項,並且受到黑盒子化。研究成果的政策意涵也轉為強調檢討健保制度、機構因素以及民眾行為。本文主張打破產科知識作為鐵板一塊的分析模式,看重產科研究對於生產改革的潛在貢獻。本文建議改造知識生產結構,將臨床因素重新納入台灣高剖腹產率的研究重點。才更可能為台灣10多年來高居不下的剖腹產率,建立更清楚的解釋圖像,鋪陳對焦的改革藍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