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者建立跨族群社會交往如何可能受到社會結構與文化心理因素的促進與限制?我們利用台灣地區民眾工具性社會網絡,分析跨族群社會交往的形成機制,並回答下面三個問題:(1)在族群接觸機會結構限制下,行動者的社會位置,如職業類別、性別、年齡與社會資本如何影響其跨族群交往的形成?(2)行動者的父親教育程度、家庭社會化與早年同儕族群接觸經驗等文化心理因素如何影響其跨族群交往的形成;(3)行動者對交往對象所擁有資源的種類、多寡和替代性的評量,如何可能影響其建立跨族群的交往?
研究發現,臺灣社會跨族群交往並不特別明顯,以人口佔少數的客家與外省族群的跨族群社會交往較多。跨族群的人際往來主要是發生在高中以上教育程度、受訪者本身或父母是跨族通婚、青壯年的人口群,地理空間區域以外省人較多的鄉鎮。工作場所為跨族群交往關係形成的主要社會場域,而透過他(她)人介紹或共同參與社團活動沒有特別促成跨族交往。影響族群間跨族交往共同因素是居住地族群接觸機會、年齡、教育程度、父親教育程度和父母跨族通婚,除了這些結構與文化心理因素外,各族群基於理性評量自己所需要社會資源而去建立跨族群交往的模式不同,可能源於各族群所佔社會位置的差異,其意涵於文中有進一步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