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書」,簡而言之,就是勸人為善的書籍。其作?教化人心的讀物,廣泛流傳於市井之中,雖然「善書」不像經典般的受到重視,但是「善書」卻對民間社會發揮了強大的教化作用,而此一教化作用如何可能?本論文認?在「警惡勸善」作用的背後,其創作意識乃立基於人們「離苦得樂」的心理需求。
因而本論文以《洞冥寶記》一書作?研究對象,透過本書內容的引證,呈現?惡者下地獄之極苦,及為善者上天堂之極樂,此一對照讓世人在兩相比較後選擇從善棄惡,以此達到警惡勸善的目的。
本文最後結論認為善書的勸善警惡之所以可能,乃在於「離苦得樂」之為其創作意識的根本上,但此勸善效果的有效性端賴於閱讀者信仰與否,也就是只對於相信者有效,對於不相信者還是一無效的宣傳,這也是善書是否對社會能達到相當勸善警惡作用的問題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