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語言哲學是一個豐富、系統而又深刻的理論體系。它不僅發現了「不可說」(「道不可言」)這一哲學話語困境,並進而探討了產生這一語言困境的內在根源(「成心」之存在;「道」之本性;「言」之對象化);而更為重要的是,它發現了哲學「說『不可說』」(「言而足,則終日言而盡道」)這一獨特的歷史使命,把哲學的沉思由「說什麼」(「可說」還是「不可說」)轉向了「怎麼說」(「思維的說」還是「詩意的說」);其方法和路徑便在於使哲學言說方式從「思維的說」(「俗言」——「成心」之言)轉向「詩意的說」(「道言」——「道心」之言——「三言」),從而使哲學話語一變理性邏輯、主客二分的對象化語言(概念語言)而為直覺體悟、天人合一的非對象化語言(隱喻語言),從而克服「不可說」這一語言困境,完成其「說『不可說』」的哲學使命。莊子哲學言說的隱喻性質,決定了《莊子》文本具有濃厚的詩思融合之特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