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以加禮宛事件為起點,進而討論加禮宛人與其他族群之間,在我族與他族這一點上,形成怎樣的相互認知。就時間點而言,清末日治初是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這個時期的最大特色是:加禮宛意識的形成。本文特別重視晚清的社長口糧這項制度,因為它是光緒年間「撫番」的基本措施。相較於先前的阿棉納納事件及其後的大庄事件,所有聯兵抗清的後山諸社,無不領有社長口糧,唯獨不發給加禮宛社;這種制度性的差別對待,對加禮宛人實有重大影響。其次,清兵在加禮宛地區,持續駐軍到清政權退出東台灣為止。此一措施也對其日後的歷史記憶,產生了制約作用。從日治初期的戶口清冊來看,當時的原住民及其部落都稱之為「蕃」與「社」,但在加禮宛聚落裡,則全部稱為「民」與「庄」,由此可知,加禮宛意識約形成於晚清日治初。近年加禮宛人所推動的復名運動,以「噶瑪蘭」一詞作為運動成員間的最大交集,遂使原已隱晦的加禮宛意識,再度隱晦於噶瑪蘭意識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