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加禮宛事件暨加禮宛意識之型塑
並列篇名
The Galiauwan Event and the Formation of Galiauwan Consciousness
作者 李宜憲 (Yi-Shian Lee)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加禮宛事件為起點,進而討論加禮宛人與其他族群之間,在我族與他族這一點上,形成怎樣的相互認知。就時間點而言,清末日治初是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這個時期的最大特色是:加禮宛意識的形成。本文特別重視晚清的社長口糧這項制度,因為它是光緒年間「撫番」的基本措施。相較於先前的阿棉納納事件及其後的大庄事件,所有聯兵抗清的後山諸社,無不領有社長口糧,唯獨不發給加禮宛社;這種制度性的差別對待,對加禮宛人實有重大影響。其次,清兵在加禮宛地區,持續駐軍到清政權退出東台灣為止。此一措施也對其日後的歷史記憶,產生了制約作用。從日治初期的戶口清冊來看,當時的原住民及其部落都稱之為「蕃」與「社」,但在加禮宛聚落裡,則全部稱為「民」與「庄」,由此可知,加禮宛意識約形成於晚清日治初。近年加禮宛人所推動的復名運動,以「噶瑪蘭」一詞作為運動成員間的最大交集,遂使原已隱晦的加禮宛意識,再度隱晦於噶瑪蘭意識之下。
起訖頁 127-162
關鍵詞 加禮宛事件加禮宛意識社長口糧歷史記憶Galiauwan EventGaliauwan consciousnessHistorical memory
刊名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  
期數 200912 (2:4期)
出版單位 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該期刊-上一篇 西拉雅族群認同的重新建構
該期刊-下一篇 從歷史看撒奇萊雅族的民族關係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