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就日俄戰爭(1904~1905年)前後,台灣人資本在糖業投資之變化,進行分析。作者首先探討所謂「台灣人資本」,指出當時台灣地主階層所累積的資本,應可做為此時期台灣人資本的主要內容。日俄戰爭前,台灣總督府的糖業獎勵依新渡戶稻造的「糖業改良意見書」分項進行,然而最初受到赤搪價格低迷與台灣農民對新統治者的不信任,未有預期之反應,而改以台灣地主階層為中心的改良糖廍逐漸展開。日俄戰後,日本國內糖業資本受到「企業勃興期」的股票熱、砂糖稅制有利台灣赤糖與台灣總督府改變糖業獎勵方針,爭相對台灣糖業進行投資。面對日本國內資本的投入,台灣人資本受制於「六三法體制」對純粹台資商業組織的限制,因此以日本國內資本為核心的機械製糖廠紛紛出現之同時,台灣人資本仍固守改良糖廍,而有「後退」的現象。 |